2016北京车展人民网专访上海纳克润滑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创始人吴跃迪

发布于 2016 年 04 月 29 日

返回列表


各位网友大家好,人民网2016北京车展高端访谈栏目即将开启,敬请期待!

人民网:各位人民网的网友大家好!这里是2016北京车展人民网的采访现场,今天我们请到了上海纳克润滑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也是创始人,吴跃迪先生,今天他将就润滑行业与整个汽车行业结合的问题跟我们进行交流,吴跃迪先生您好,跟人民网的网友打声招呼吧。

吴跃迪:人民网的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上海纳克润滑技术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吴跃迪。

人民网我们知道,上海纳克润滑技术有限公司是在国内领先的润滑行业企业,您能简单介绍一下企业情况吗?

吴跃迪:我们核心团队成员92年从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加工专业毕业以后,24年来没有做其他任何事情,一直在润滑行业默默耕耘,有这么长的工作时间,所以,如果我们说,我们自己是专业人士,这一点都不算吹牛。在润滑油领域,目前,纳克是在最顶级的合成润滑油领域实现了中国基础原材料零的突破,所以我们希望在合成润滑油这个高端领域,实现中国企业跟国际石油公司正面的PK。

人民网合成润滑油这样的概念和普通润滑油有怎么样的区别呢?

吴跃迪:全球有4000万吨的润滑油消费量,润滑油是技术含量最高的石油产品,如果说有一种化学品无处不在,那就是润滑油了,但是润滑油不管多么复杂,只有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叫基础油,一部分叫添加剂,我打个比方就像一杯茶水,90%都是水就是基础油,英语叫base oil,还有10%是添加剂就是additive,我们比喻为茶叶。这个茶水中,水是最重要的基础成分,它的基础性能在不能满足润滑需求的时候才会用添加剂来补强,比如说抗氧化、抗腐蚀、抗磨等等。基础油在全球3800万吨的生产能力中只分成五类,分别是一类油、二类油、三类油、四类油、五类油,数字越高越高级,如果我们打比方的话,一类油就好比是“河水”,泥沙混杂能喝但是不清纯,这样的油品占现在市场消费的百分之七八十以上,很容易就氧化积碳了。二类油我一般把它介绍为“井水”,经过了地幔的层层过滤稍微清纯了一点。三类油更高级了,是以像韩国的SK、GS这样的国际石油公司为代表的,类似于像“自来水”,更加清纯了,抗氧化能力更强。四类油很特殊,国际上单独为它起了个名字叫“聚α烯烃”,简称为PAO。大名鼎鼎的美孚1号就是用PAO来做的。五类油我可以把它比喻为“功能性矿泉水”,可以满足各种各样的性能上的特殊要求,比如酯类油、聚醚、烷基苯、烷基萘、聚异丁烯等等,是一个很大的家庭。在第三类和第四类基础油之间,现在又出现了一种以合成气为原料的新型合成油,GTL合成基础油,业内称其为III+基础油。这五类基础油,纳克实际上在第四类和第五类这两种最顶级的技术领域实现了中国企业零的突破,同时也正在开始筹备大规模生产III+合成基础油,在世界范围内同时能够既生产聚α烯烃又生产烷基萘的就只有埃克森美孚了,那么纳克,是亚洲唯一,世界第二个同时拥有这两种顶级原材料的专业公司。

人民网您刚才提及了很多特别专业的词汇,我们对润滑油的了解,其实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对国外品牌的表面认知上,比如美孚。您觉得我们作为国产品牌,跟国际上大品牌竞争,我们优势在哪里,怎么样在被国际品牌占有的市场中突出重围?

吴跃迪:国产品牌的劣势就是知名度不够,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内,国际润滑油公司跟知名汽车厂商实际上是形成了一个利益链条,汽车在出厂的时候可能就已经指定用的是某国际品牌。从优势上讲,就是原材料的国产化和本地化供应,如果中国人不能生产合成基础原材料,就不能生产同等级别的油品,就像手机和电视一样,如果不能生产芯片和屏幕,那你就只能是一个低端的组装商。而现在我们等于掌握了最顶级的合成原材料,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生产同等质量的高级油品,但是我们的品牌知名度确实还比较弱,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同等质量的情况下实现高性价比,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本土化。中国刚刚进入汽车时代,我相信,中国可以制造很顶级的产品,而不是什么都迷信进口产品,这是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来改变的社会大环境。

人民网传统的润滑油在蒸发损失、排放方面还是有很多的污染因素的,您觉得,我们纳克的合成润滑油产品对于整个节能减排的大趋势有怎样的贡献?

吴跃迪:首先我们要讲清楚怎样实现节能减排?一般来说,个人家庭用车我们常规5000公里就要换油,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不是一个科普误区,或者是4S店为了赚钱,片面强调的一个说法,我们看到国际石油公司在国外,宣传讲,航行了两万英里才换了一次油,他们怎么能跑这么长的距离?中国为什么不行?这实际上是一个科学上的误区,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发动机的工作时间乘上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就是行驶的里程和换油周期,传统润滑油,就是我们所说的普通矿物型润滑油,只能在发动机工况中,支撑300个小时左右,以北京为例,严重拥堵,可能车辆均速只有15-18公里,矿物油的300小时,大概5000公里的时候,这个油就确实已经到了它的寿命极限了,各种润滑和保护性能都大幅下滑了,驾驶感受就很不好了。但是,合成润滑油,由于合成基础油它天生的抗氧化能力更强,它在1200小时的范围内还是很稳定的,同样在北京,如果还是均速15-18公里,乘上1200小时就已经是18000-20000多公里了,这样就换油期延长了3倍以上。谈到减少排放,大家需要思考,这个换掉的四升多的润滑油用完以后去哪儿里了?还不是又回到环境中去了,或者被不法分子拿去造假油或者造劣档柴油去了,所以减少使用量就是减少排放。其次,发动机是个密闭的工况,很高的温度,润滑油如果蒸发损失高,自然就会有少量润滑油,会窜入燃烧室烧掉,就会形成不完全燃烧的颗粒排放出去,就会形成雾霾的其中一个成因,特别是严重的拥堵,高温怠速,更是一个原因,而合成润滑油同等情况下蒸发损失很低,只有矿物油的1/3,那么它燃烧掉的就少,这样的话,对颗粒物的形成会有很大的帮助。其三,同等的油膜强度下,合成润滑油比矿物型润滑油,在燃油经济性上要优越,可以节省燃油消耗至少1—2%,中国现在每年有2.6亿吨的汽油和柴油消耗,节省2%就是520万吨,这相当于关掉了一个大型炼厂,同时,由于换油期大幅延长,目前中国约400万吨每年的车用润滑油消耗,理论上说,只需要120万吨合成润滑油就够了,减少了280万吨的油品生产调和和搬运,这就是使用合成润滑油,实现节能和减排最基本的原理,你看,不需要对发动机做多么大的改造,只要选择高性价比的合成润滑油就能实现,这就是节能减排的巨大社会意义。

人民网那这样的产品确实在节能减排上是有很多贡献的,现在消费者,或者中国家庭对于它的接受程度或者整个接受的过程怎么样?

吴跃迪:很弱,在全世界范围内润滑油公司大概不到3000家,但是中国一个国家就有3000多家,假冒伪劣的太多,各种华而不实的虚假概念,石墨烯润滑油、纳米润滑油,无油润滑等等,这种不靠谱的科技概念太多了,误导消费者。很多人对车辆只会驾驶,根本不知道润滑养护是怎么回事,他只能被动的听取换油中心或者4S店的意见,由于各种利益链条的交集,普通消费者没有一个科学概念,不知道好的油是什么样子,而好的油,高端的油,技术全部掌握在大品牌手中,他们的品牌高溢价赚取了很高的利润,所以我们首先要做一个科普传播,在现代这么一个媒体昌明的时代,一个踏实靠谱的科技概念很容易被传播,简单地说,就是怎样用高性价比的合成润滑油替换大家原来一直使用的普通矿物油,这是需要消费者理解的科学概念,就好比用智能手机替换模拟机是一样的概念,这需要一定的科普宣传。我觉得只要每个有车的家庭用户,主动的意识到我要用好的合成润滑油,我要支持高端国产产品,这就能给上海纳克这样的民营企业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

人民网这其实无论是媒体还是社会需要共同承担的普及和宣传工作。上海纳克公司现在有没有自己短期的或者中长期的宣传规划,或者说对于产品的市场系统推广计划。

吴跃迪:在中国有400万吨的车用油,差不多230万吨左右用在柴油发动机上面,我们称为商用车。还有170万吨是消耗在民用车,就是汽机油上面,我们先从商用车入手,先做了一个服务品牌和体系叫重卡之家,目标客户群是定位在3000万卡车司机,卡车司机这个群体,3000万,现在很囧困,怎么样帮助这个弱势群体,节能减排实现盈利能力的提升,这是我们所关注的,所以我们一开始就先推出来一款革命性的合成柴机油~纳克极能S6,提出一次更换,跑6万的创新概念,由于卡车的工况不同,原来,司机使用普通传统矿物柴机油只能行驶1.5万公里或者2万公里就必须换油了,我们把换油周期延长到6万,同时实现燃油节省2%,这样,就会让每个卡车司机一年增加1万多元的盈利能力。同时,由于商用车的特点是用户集中,口碑容易传播,我们只要在物流集散中心,通过地面的重卡之家实体店地面推广和科普宣传就相对可以比较容易让卡车司机这个群体传播了,经过不到一年多的努力,已经有十几万名卡车司机知道我们纳克极能S6这样一个优秀的合成柴机油产品。但是针对另外那170万吨个人家庭用车润滑油市场,就需要广泛的媒体力量啦,这就需要全社会有这么一个宣传推广传播的过程。所以商用车和民用车我们都要进入,商用车领域我们先进入,是通过实际的用户效果显现的,这个不需要太多的宣传,需要靠真正的效果做支撑,一次更换跑6万,在技术层面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人民网从利益上就能有一些吸引。

吴跃迪:真真正正让卡车司机多挣到1万块钱,这样就可以了。

人民网其实还有很多隐藏的潜移默化的需要中国家庭慢慢养成这样一种理性消费习惯。

吴跃迪:个人家庭这块我们现在采用一种新模式,借用现在越来越多的移动上门养护模式,对于消费者来讲他其实不想买润滑油,他想买到的是车辆的良好的润滑状态,消费者想的是,谁能帮我实现这个良好的润滑状态,一个消费者在淘宝上买一桶油简单,但是他不会换,所以我们技术拥有者、产品拥有者,需要跟移动养护中心,或者是路边的养护中心,或者4S店来合作,把这个服务把这个优势的产品通过上门换油服务提供给消费者,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个移动上门养护服务体系“车吧客”,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小创新,就是我们把顶级合成润滑油产品通过快捷的上门养护服务方式,突破最后一公里障碍,送到消费者门上去,而不是单纯的说我要卖给你油,所以,还是想通过这么一个体验非常好的服务来体现我们产品的核心价值。

人民网其实还是从体验方面回归到油的本身。

吴跃迪:对,客户其实需要得到良好的体验,用完以后,消费者感觉这个车辆油门轻,启动快、动力强、噪音小,他就会觉得这个油确实不一样,这样他就能明显感受到国际大品牌或者国内的普通油品跟纳克产品的区别,我们并不是说,一定要消费者只是买纳克的产品,我们是想让消费者理解,中国人能做很好的产品,纳克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人民网最后您展望一下,纳克对于整个中国汽车行业的意义,或者您感觉在之后的道路当中会有怎样新的成绩?吴跃迪:中国有个特殊情况,商用车领域中国的柴油发动机,或者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发动机,中国有200多家,很有可能经过努力,中国的柴油发动机或者商用发动机可以走向全世界,所以我们很希望和这样商用发动机的公司合作,把这样优势的产品推给他们,提升他们发动机的性能,这是一块。

人民网特别感谢刚才跟我们吴跃迪先生进行了这样一个交流,其实我们可以感受到,虽然润滑油是这样一个很小的事物,但不仅体现了企业的抱负,同时也有对社会的责任,同时也让我们对整个汽车行业,还有中国家庭的一些汽车的养护习惯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特别感谢今天能够跟吴先生进行这样的交流,我们今天的采访就到这里。

吴跃迪:谢谢大家!

返回列表 纳克羊城盛会开启2018新华章